媒體框架下的美國職棒文化與價值觀

【鄭凱駿/文】 
2001/10/25發表於「球魂」

在台灣,棒球球迷對於美國職棒(以下簡稱美職),都有自己的一篇「演講稿」,稿子裡有自己最愛的球隊和球員,還有各式各樣「不同」的觀點,甚至有些較激情亢奮的老球皮,還時常「脫稿」演出!只是,所謂的「不同」觀點,是否真為球迷所「自製」,抑或是,受了媒體大巨人嘴裡吹出的一大口氣,而後,球迷加以「研發而成」?

相對於東洋球風的沈著冷靜和細緻婉約,許多東方資深球評視美職,在整體組織及運作機制較東方球風為「個人主義」、「英雄主義」、「資本主義」,甚至對整個棒球消費市場,起了「社會化」的作用。當中,媒體是重要的「中介」與「催化劑」。美國著名運動社會學家Jay Coakley,曾在其著作《Sport in Society》中指出,媒體和運動的關係,雖非唇亡齒寒,但兩者卻相互影響甚鉅,媒體尤其將運動背後所隱藏的社會價值觀,巧妙地建構(construct)給閱聽人,絕非單純地反映(reflect)事實。

「強力棒球」,一個多麼男子氣概又義無反顧的詞彙,媒體愛上了它,球迷愛上了它,因它為美職下了一記完美無瑕的註解?媒體拚命地「框」住它,而球迷更靠著它,帥氣地游刃有餘,帥氣的背後,隱藏著讓人不知所措的玩弄,而球迷似乎也甘之如飴。

美職的強力與否,絕非從「肌肉叢林」或是「個人主義」判斷。一位投入職棒研究多年的日本學者指出,或許最強力的不是球員,而是「媒體」本身。如此言論曾引起入日本運動社會學及媒體圈的軒然大波,但就在多年來不斷的激辯當中,「強力媒體」的概念似乎逐漸昭然若揭。

論及媒體對閱聽人的影響,除了表層上的「說服分析」外,更重要且為人忽略即所謂的質化「文本分析」。簡言之,文本即是「媒體傳達的作品」。媒體所傳達於受眾的「美職文化」,亦是一種文本的「再製」(reproduce)或「再現」(represent),而如此「再現」的進行,是依不同情境,而有所相異的呈現。

在討論藝術作品及文本的本質與角色,共有四種基本方向,筆者嘗試將其試探性地套用於媒體中的「美職文化價值文本之再現」。首先,美職文化中的「個人主義」,是否為美國社會文化之縮影?;其次,美職棒的總冠軍賽,其自稱為「世界大賽」(World Series),當中是否反映出美國的「我族中心論」(ethnocentrism)這令人不安的事實?;再次,媒體如此強力的「價值轟炸」(bombardment of values),在背後是否隱藏著貪婪的資本目的?;最後,若前述的三種臆測,徹底崩盤,是否媒體的訴求,只是其內在機制的單純情緒反映?

欲為某種社會及其內隱價值,做短程的濃縮檢視,實為緣木求魚。縱觀所有文化產品均結合了兩種元素:因襲與創新。因襲是「製碼者」(encoder)和「解碼者」(decoder)已有之默契,包括受歡迎的賽事或球星、刻板印象及思維架構藍圖、約定俗成的譬喻,與語言上的巧妙變化,例如,「Ichir-ific和Barr-ometer」分別是讚揚兩名傑出球員的優異表現。此外,創新即是媒體所獨創「新文本」及「新義理」。

身為棒球閱聽人的我們,在享受「強力棒球」之餘,別忽略了在這由綠色草皮、紅土、釘鞋、手套、喧鬧聲,及精采賽事所結合成「棒球文化」的背後,還有一位正在耀武揚威地「吹散」及「整合」我們思緒系統的「媒體大巨人」!


 

球迷園地

 

這是一個歡迎球迷來投稿的專欄,請各位球迷來信給球魂網站盡情發揮自己對於棒球的看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