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RA名正言順吧!
將「防禦率」正名為「場自責」

黃冠雄 -- 1996.8發表於「職業棒球156
1996.10.31增修

不知道各位棒球迷有沒有這樣的經驗,當你和一些不太懂棒球的朋友一起看球時,他請問你一些棒球術語,例如什麼是打擊率、什麼叫做自責分、和什麼是守備率等等,有些名詞他們可以馬上明白,但是有些卻不太容易,其中有一個專業名詞多半令他無法馬上理解,那就是「防禦率」(ERAearned run average)。

同樣地其實各位回想自己剛成為棒球迷的階段,剛入門時碰到的第一個難關多半就是這個ERA ,為什麼會如此呢?可能是因為 ERA這個字的中文翻譯不容易令人瞭解,使得我們在理解它的意義時有非常大的困難,因此我將在下文中陳述一些理由,希望ERA 的中文翻譯不要使用防禦率,建議使用「場自責」。

ERA ,目前一般常見的中文翻譯有防禦率、投手自責分率和投手自責率(棒球規則 10.22(E) ),但是以防禦率最為常見。它的計算方式是投手的自責分(earned run)除以投球局數(inning)再乘以九。使用這個術語的方式如下,兄弟投手陳義信到今年整個球季,他的防禦率為四點二八,因為陳義信的自責分為八十二分,投球局數為一七二又三分之一,經過計算後得到四點二八,而且習慣上數字後面都沒有單位。

防禦率的三大缺失

接下來,一個個來談談使用防禦率作為ERA中文翻譯的不太好之處。首先,一般來說,中文的「率」這個字,多半是「機率」的簡稱。機率就要具備以下的條件:機率數值是大於等於零,小於等於一,不可以超過一。像打擊率就是一種機率的概念,所以打擊率最高只能等於一。防禦率中也有「率」這個字,可是大部份計算出來的防禦多半超過一,完全不符合機率的條件,何況我們仔細觀察防禦率的計算公式,它完全沒有機率的概念,它比較接近「期望值」的想法。因此,使用防禦率當作 ERA的中文翻譯的第一個缺點就是,這個名詞讓我們認為它和機率有關係,可是計算出來的數值卻是不符合機率的條件,兩者互相矛盾,形成困擾。

其次是關於「防禦」這兩個字,通常形容或說明防禦的能力越高,多半是採用較高的數值來代表,例如國防上說明這台戰車裝甲的防禦能力,會說它能夠承受多大的攻擊,數字越大,表示這台戰車的防禦能力越好。或者現在一般電視遊樂器和電腦遊戲常有的 RPG遊戲,遊戲人物的防禦能力,多半是數值越大,防禦能力越好。可是目前在棒球使用的防禦率卻是數值越小,表示這個投手越好,和一般的防禦概念完全相反,可見得 ERA在中文翻譯時不應該使用「防禦」這兩個字。

當初又為何使用防禦率呢?其實這個字也和一些棒球術語一樣,它是從東洋渡海而來的。在日文中將 ERA翻譯成為「防御率」,我們使用時只不過將日文的「御」改成為中文中慣用的「禦」,幾乎完全移植日文而來。這樣不太好,因為日文中雖然有漢字,可是大部份一些字的用法,和現代中文有很大的差距,我們不應該完全拷貝。

讓場自責取而代之

既然 ERA中文翻譯成為防禦率不太好,那應該翻成什麼呢?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來看一看 ERA的計算公式,投手的自責分除以投球局數再乘以九,從公式中可以發現 ERA的實際意義是指當一個投手投了九局時,他會丟掉多少自責分。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乘以九,不乘以八,不乘以十二,答案是因為一場棒球比賽是九局,也就是說,一個投手的 ERA數值就是表示如果他平均完投一場會失去多少自責分,這是因為在 ERA發明的年代,投手一出場根本就是準備完投,所以才會去計算平均每局的自責分再乘以九的數值是多少。

既然 ERA的意義很明顯了,就是投手「平均每場會失去的自責分」,因此我建議將 ERA的中文翻譯訂為「場自責」。也就是將「平均每場會失去的自責分」縮減為「場自責」三個字,字數減少但是意義仍在且容易瞭解。而且,以後一些新球迷一看到場自責,就可以馬上顧名思義的猜到就是投手平均每場會失去的自責分,不像防禦率,還需要轉一個彎。場自責是多麼的簡單明瞭,乾淨俐落,並且完完全全地表達了 ERA的意義。以後我們就如此使用,「今年統一郭進興的場自責為二點五七」,至於後面要不要加個「分」字,應該不是很重要。

勇於認錯絕不封閉

其實,動筆到此,我可以猜到一定有一些球迷認為改防禦率為場自責是沒有必要的,何況大家都已經用了這麼久,實在沒有必要去改變百萬球迷的習慣。沒錯,有時關於外國字的中文翻譯是從俗的,也就是說,如果最初的翻譯是錯誤,而大家都能接受,就沒有必要再做個大規模的修正。舉例來說, Cincinnati Reds 不應該翻譯成為辛辛那提紅人隊,正確的中文翻譯應該是紅隊,因為 Reds Red Stockings 的紅襪的簡稱,可是我們通常翻譯成為紅人,雖然紅人在中文中有印地安人的意思,容易造成誤解,不過因為大家都用習慣了,所以就將錯就錯。

但是我不認為 ERA的中文翻譯要繼續錯下去,因為ERA不同於 RedsReds只是一個名稱或是標籤,它的功能只是讓我們知道它,只要翻譯的中文不要太離譜,其實沒有多大的關係。但是 ERA是一個棒球術語,它在棒球中有特別的意義,它代表了一種觀念,一種意義,翻譯錯誤就會失去它原本想要表達的東西,所以 ERA不應該繼續翻成防禦率,我建議改為場自責,讓它正確地傳達它想要說的東西。

事實上,這種中文翻譯的大修正,在其他行業都有出現過。舉例來說,管理學中有一個分支,英文為Marketing,在數十年前的管理學課本,將它翻譯成「市場學」。這個字雖然和市場有些關連,但是翻譯成市場學並不能表示這個科目真正的意義,而且中文的市場二字會讓人覺得好像是菜市場,所以近十年來,管理學界已經將這個字重新翻譯成為「行銷學」,行銷就比市場來的正確和傳神多了。既然其他行業可以承認錯誤,勇於改進,棒球界也可以試看看,將防禦率改為場自責。既使是最神聖的憲法—無論
世界哪一國的憲法—都並非一成不變,可以隨著時代而修改,棒球術語為何如此固都並非一成不變,可以隨著時代而修改,棒球術語為何如此固守傳統,不敢進步呢?

棒球是一個開放的運動,它是少數鼓勵球員把球打出界外(全壘打)的運動,也就是說,棒球運動中隱含著自由與解放,它的精神是反保守的,參與棒球運動的我們,不應該從棒球中學到故步自封,食古不化,拒絕去改變棒球術語。

為了寫這篇文章,我仔細分析一些台灣的棒球術語,發現這其中和日文有很大的關係。沒錯,我們的棒球,是日本人帶進來的,但是殖民地的時代早就結束了,關於棒球術語,實在沒有必要一成不變地抄襲別人,何況漢字的老祖和發明者居然竊取別人的漢字,這實在是不太好。我們應該吸收美日的精華,然後走出自己的路,有朝一日才能並駕齊驅,甚至超越他們,否則我們的棒球永遠是第二流,永遠只是仿冒品,只能跟在人家的後面撿拾別人不要的東西,請注意,我們是棒球,不是野球。

幫助他人快速入門

從現實的角度來看,將防禦率改為場自責對於球迷來講並不會有多大的麻煩,可是這個進步最大的優點是在於可以幫助一些人,盡快地成為棒球迷。怎麼說呢?目前國內最受歡迎的兩項運動是棒球和籃球,但是大家都知道一般青少年在剛開始接觸運動時,比較容易先喜歡上籃球,因為棒球的入門不是很容易,棒球在剛開始接觸時就必須馬上學會一些棒球術語,否則根本看不大懂,但是只要瞭解了這些術語,就能夠盡情地享受棒球的樂趣。這就好像金庸小說「笑傲江湖」中的葵花寶典一般,這個絕世神功,最難的是第一關,只要過了這關就可以天下無敵了,棒球也是類似這樣的情形。

但是,現在的青少年那有這種耐性一個個去研究棒球術語,帶球上籃立刻就可以獲得成就感,他當然就不會對棒球產生興趣,久而久之,棒球迷的人口就無法成長。環顧現在假日東區街上,前面一個芝加哥公牛,後面一個奧蘭多魔術,想一想如果這些人都穿上味全或時報的衣服,那該多好,不是嗎?

因此,已經是棒球迷的我們應該試圖去改善那個門檻,把一些棒球術語修改的正確和更人性化一點,這樣就可以讓那些稍微有興趣的青少年,不費力地快速入門,讓大家都成為棒球迷不是很好嗎?將 ERA譯為場自責吧!

說來說去,好像用場自責來做為 ERA的中文翻譯完全沒有缺點,說實話它隱含了一個大缺點。不知道各位男球迷們有沒有以下的經驗,當你和一個不太懂棒球的女朋友一起看球,她突然問你:「親愛的,什麼是防禦率?」,這時候你就可以滔滔不絕地解釋,我相信她聽完你的說明之後,一定眼中閃爍著光芒,對你崇拜不已,「哇!你好厲害,那麼難的字也懂」,你們的感情一定更加穩固。但是萬一,以後防禦率改為場自責,你的女友又不懂得給你面子,不問你這個棒球迷,自己猜出它的意義,她心中會認
為棒球不過如此爾爾,你在她心中的地位搖搖欲墜,感情可能會出現危機,哈哈,我想這是將防禦率改為場自責的最大缺點。

註:一、其實打點、長打率、三振率和全壘打率等一些術語,也和防禦率一樣,翻譯的不是很好,而且也是沿用日文字,不過它的重要性並不如 ERA那麼高,可以以後再改。

二、在此竭誠歡迎各位棒球文字工作者共襄盛舉,如果您覺得我的提議還不錯,請不要客氣地在您的文章中盡量使用「場自責」,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棒球璀璨的明天而努力。

 


向大當家吐嘈

首頁
htmabc.gif (1094 bytes)
留言版

給二當家建議